工业气体的危害主要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以及腐蚀等其他危险特性。工业生产中,存储气体的气瓶及管道属于压力容器,若无专人监督其日常使用情况,容易出现管道磨损及气瓶漏气的现象,因此工业气体的危险特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性会很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可燃气体(氢气、甲烷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热或者催化),能够与氧化性气体(如氧气、氯气)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的气体。对可燃气体而言,一旦发生泄露与空气接触,便已埋下安全隐患,如若存在点火源或温度过高,则燃烧就无法避免。由此可知,要消除易燃气体的燃烧危险性,就必须严防易燃气体泄露到空气中,同时阻止点火源引入其中;或在易燃气体容易泄露的场所,严格控制点火源的出现。能导致易燃气体燃烧的点火源种类很多,主要有:撞击、摩擦、绝热压缩、冲击波、明火、加热、高温、热辐射、电火花、电弧、静电、雷击、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辐射、化学反应热、催化作用等,必须处处注意、时刻防备。在国家标准GB16163-1996中,列入可燃气体的工业纯气品种多达四十余种,易燃气体酿成火灾的严重后果不堪设想:人员受到直接辐射热或沾附可燃性液化气体,就会烧伤或死亡,其他可燃物会受到大量辐射热,形成大面积火灾,而且灭火以后极有可能会发生二次燃爆危险。此外,易燃气体会发生空间燃爆。
工业气体的爆炸危险特性主要指化学性爆炸,是由于气体瞬间产生化学反应而造成高温、高压所引起的爆炸。对于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主要指容易氧化、分解或聚合)的工业气体,需要特别予以注意。某些工业生产中的违规操作或者故障会导致容器内产生反应失控的情况,如停水停电或者违规关闭冷水阀门的情况下,反应容器中产生的热能聚集造成压力升高,导致爆炸事故发生。而在某些复杂的生产装置内部还残留一些可燃气体,在检修期间金属摩擦造成火花,则有可能造成火灾及爆炸事故;同时一些清扫装置没有及时更换和清理,导致在管道吹扫中没有惰性气体,这些违规操作都会引起爆炸事故。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对化学品性质不了解,在检修期间实施动火作业,造成严重爆炸事故,如“顺德12·31”爆炸事故。因此需要在设备检修期间对各级操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严格结合相关标准和操作工艺来实施施工和检修作业,保证工业生产和设备检修工作安全顺利实施。
工业有毒气体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或极易挥发的有毒化学物。一般来源于工业污染、煤和石油的燃烧及生物材料的腐败分解。有毒气体会通过吸入途径来入侵人体,对内部器官造成损害并破坏生理机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永久性病变危及生命。包括氨、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及光化学烟雾等。
瓶装气体中有一部分属于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主要危害是由于气瓶在充装、储运、使用过程中,产生气体泄露造成人体慢性中毒或由于气瓶(包括瓶阀)破损导致有毒气体外溢所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国家对有毒物质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有明确规定,可参见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但这一规定只能作为慢性吸入中毒的卫生标准,不能用作预防急性中毒的衡量尺度。要避免工业气体的中毒伤害,必须严格防止有毒气体的泄露散发,同时加强对气瓶在充装前的检查。
气体泄漏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会对作业人员及周边居民造成生活影响,因此特安电子希望广大生产企业能够以此为戒,做好防止工业气体泄漏工作的实施方案,特安电子为您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定期巡回检查,及时发现泄漏点,并进行现场处理。如有必要,为巡检人员配置便携式可燃气分析仪和有毒气体分析仪、防护用品;
2、现场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一旦发生泄漏,且积聚至一定浓度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带好工器具和劳保用品,进行现场处理;
3、定期对可燃气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进行校验,确保能够使用;
4、编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5、确保应急处置物资,成立管理网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6、定期对设备和管线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管线强度,减少泄漏概率;
7、避免超温、超压操作,避免设备管线受到外力撞击,减少泄漏概率;
8、做好设备、管线的防腐保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泄漏概率。